行业新闻
中国未来模具行业分析及预测
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模具生产向着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来发展目标
以2005年全国模具产值600亿元为基础,按“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2%~15%及2010~2020年期间年均增速10%左右测算,总量目标 为:按年均增速12% 推算,2010年约1000亿元,2020年约2600亿元。按年均增速15% 推算,2010年约1200亿元,2020年约3100亿元。经过“十一五”努力,使我国模具水平到2010年时进入亚洲先进水平的行列,再经过10年的努力,2020年时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不但成为模具生产大国,而且进入世界模具生产制造强国之列。2010年时的几项具体目标:
(1)模具精度达到±0.001mm;模具生产周期比现在缩短30%左右。
(2)机床数控化率和CAD/CAM技术应用率比现在提高1倍。
(3)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ISO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高水平模具比例要有较大提高。大型、精密、复杂等技术含量高的中模具的比例从目前的约30%提高到2010年的40%和2020年的50%以上。
(5)国产模具国内市场占有率从目前不足80%,2010年要达到85%以上,2020年要达到90%以上。
(6)模具出口以2010年模具出口10亿美元,2020年模具出口25~30亿美元为目标。
(7)要扩大模具标准件的品种,提高其精度,提高生产集中度,实现大规模生产。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从目前的约45%提高到2010年的60%, 2020年的70%以上。
(8)模具商品化程度从目前的45%左右达到2010年的55%和2020年的65%左右。
发展重点产品
1.汽车覆盖件模具冲压模具占模具总量的40%以 上。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为汽车配套,也包括为农用车、工程机械和农机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其在冲压模具中具有很大的代表 性,模具大都是大中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为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要求更高,它可以代表冲压模具的水平。此类模具我国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已为 中档轿车配套,但水平还不高,能力不足,目前满足率只有一半左右。中轿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依靠进口,每年花费几亿美元。汽车覆盖件模具水平不高,能力不 足,生产周期长已成了汽车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影响了车型开发。今后,中轿车所需覆盖件模具是重中之重。争取到2010 年时中轿车及以下水平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做到可以完全自配,2020年时除个别特别的轿车外,所有汽车覆盖件模具应基本立足国内配套。
2.精密冲压模具多 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精度要求和寿命要求极高,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等配套。这两种模具,国内已有相当 基础,并已引进了国外技术设备,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但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进口较多。对于为超大规模集成电 路配套、为引线脚100以上及间隙0.2mm以下的引线框架配套、为精度5mm以上的精密微型连接件配套、为?1.6mm以下的微型马达铁芯配套及为显像管和电子枪等配套的精密模具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汽车覆盖件及其他大中型冲压件配套的大型多工位级进模也应重点发展。
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具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近40%, 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塑料模具中为汽车和家电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配套的精密塑封模具,为电子信息产 业和机械及包装配套的多层、多腔、多材质、多色精密注塑模,为新型建材及节水农业配套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管路和喷头模具等,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 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应重点发展。
4.主要模具标准件目 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但质量较差,品种规模较少。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 应继续大力发展。氮气缸和热流道元件国内至今无正规的专业厂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形成标准,并组织规模化生产。
5.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占模具总量近8%的 压铸模具中,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镁合金压铸模和真空压铸成形模目前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也是发展 方向,其中活络模技术难度更大。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快速制模技术及相应的快速经济模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高技术含 量的模具在“十一五”期间也应重点发展。
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保证属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具工业快速发展,模具行业中许多共性技术也必须更上一层楼,应不断开发和推广应用并积极应用高新技术。主要措施如下:
(1)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于我国国情,具有较高水平的模具设计、加工及模具企业管理的软件,不断提高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程度,并推广应用。
(2)推广应用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并研制相应设备高速高精加工包括高速高精切削加工和高速高精电加工及复合加工等。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 机床行业应向模具行业逐步提供适合于模具高速高精加工的相应设备,如有可能,建议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精度能达到0.0001mm的高精度模具制造设备。
(3)快速原型和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高和应用。
(4)大力发展和推广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例如逆向工程、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包括大型级进模及高精密和高复杂性的高技术含量的先进模具三维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研发;包括冲压工艺设计系统、模具型面设计系统、成形分析系统、模具结构设计系统、模具CAM系统和冲压专家咨询系统的车身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的研发;模具的集成、柔性及自动加工技术和网络虚拟技术等。
(5)模具制造新工艺、新技术。模具制造的节能、节材技术,模具热处理、表面光整加工和表面处理新技术等。
(6)高性能模具材料的研制、系列化及其正确选用。
措施和政策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因此模具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模具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自1998年3月国务院颁布《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以来,模具工业一直被 提到很高的位置,也给予了一些鼓励和扶持政策。在支持下,虽然我国模具产值已是世界第三,但总体水平仍要比工业发达落后许多,模具工业在我国仍旧还是幼稚工业,模具进出口逆差每年超过10亿美元。随着我国加入WTO,模具出口前景越来越好,我国模具工业还需发展得更快些,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模具工业要发展得更快些,就需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是最主要的。现提出发展模具工业的措施意 见和政策建议如下:
(1)制订法律法规,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投资方向建议借鉴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个振兴法(振兴措施)的制订及实施的经验,针对我国需要振兴的模具等行业,制订我们的法律法规。配合新制订的法律法规,采取政府干预和经济扶持政策,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立法形式在金融、税收、技改等方面给予支持。鉴于模具产品净增值率高,模具企业增值税税负比机械工业其他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倍,因此建议减轻模具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或继续执行先征后返政策,或降低增值税税率,例如从17%降为5%~10%。鼓励对发展模具的投资。例如投资模具厂的建设资金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对模具企业引进关键设备及生产模具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配件实行减免进口税来鼓励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引进等。
(2)加快体制改革,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模具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及进出口结构等方面。“十一五”期间应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采取积极措施 进行调整,使之逐步合理化。例如鼓励专业化、商品化生产,鼓励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及模具标准件生产,鼓励主辅分离,使模具生产从附属走向独立。
(3)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地区性的较为配套的模具生产产业链在“十一五”期 间,一方面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能力的模具生产集聚基地(或叫模具城、模具园区),通过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地区性的较为配套的 模具生产产业链。另一方面建议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积极引导,形成以现有较大实力和较高水平的企业领头的地区性汽车 模具制造网络。网络是一个企业联合体,或叫战略联盟,有共同的技术平台,有紧密的协作关系,可按虚拟企业运作,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如果获得成功, 2010年至2020年期间可在行业内逐步推广。
(4)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根据现在国内外发展情况来看,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将“规模效应”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时候了。国际上已经有了不少产值超过1亿美元的模具企业,更大的模具 企业已发展为跨国集团,其年产值高达40亿美元(含模具及模具相关产品)。国内已经有了一批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这些企业对促进模具行业的发展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应该针对发展重点,在支持下,有所选择地重点培养一批“龙头企业”。为此希望能在计划中列入少量的模具重点项 目,成为专项,并对其实行政策倾斜。
(5)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模具行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工作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模具发展基金,用以模具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创新项目,并对“龙头企业”作重点支持。要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加强 产学研合作,推进模具行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工作,组织行业内产学研重点单位,分工合作,联合工作,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共同享受成果,并使成果产业化,以迅速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
(6)建议建立全国性模具检测中心随着模具工业的不断发展,模具质量检测工作已越来越迫切,但至今我国尚无一个检测中心,建议建立全国性的检测中心。
(7)加强模具专业化工作推进模具标准件大批量规模化生产,搞好模具标准件的产需衔接,促进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行业的不断发展。
(8)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企业素质人 才紧缺现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很大抑制因素。建议以某些基础好的工业城市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中、低三级模具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并使企业通过多种 渠道对职工进行培训,以提高素质。建议在支持下建立一个以培训师资和人才为目标的全国性的模具技术培训中心。积极进行国外智力的引进。要积极培育模具大市场,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模具标准件上品种、上水平、上规模;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模具科研设计、人才培训和生产体系,不但要使我国进一步成为模具生产大国,更要努力使我国逐渐成为模具生产强国。
TAG标签: 大型塑胶模具加工 | 电子产品外壳厂家加工 | 电子产品外壳加工厂 | 电子产品外壳加工工艺 | 电子产品外壳加工设备 | 电子产品外壳设计加工 | 电子产品外壳生产加工 | 定制塑胶模具 | 高精密塑胶模具 | 加工电子产品外壳 | 加工塑胶模具厂 | 加工塑胶模具厂家 | 家电注塑模具 | 精密模具加工塑胶模具加工 | 精密塑胶模具 | 精密塑胶模具厂 | 精密塑胶模具厂加工 | 精密塑胶模具厂家 | 精密塑胶模具厂家电话 | 精密塑胶模具厂家询问报价 | 精密塑胶模具定制电话 | 精密塑胶模具公司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厂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厂家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定制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定制厂家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企业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制造 |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咨询 | 精密塑胶模具配件加工 | 精密塑胶模具配件生产加工 | 精密塑胶模具生产 | 精密塑胶模具生产加工 | 精密塑胶模具塑胶 | 精密塑胶模具制造 | 精密塑胶模具制造厂家 | 精密塑胶模具制造加工 | 精密塑胶模具注塑加工 | 精密塑胶外壳生产厂家电话 | 精密注塑模具公司 | 模具注塑厂 | 模具注塑成型 | 深圳大型塑胶模具注塑 | 深圳电子产品外壳加工 | 深圳加工电子产品外壳 | 深圳精密塑胶模具厂 | 深圳精密塑胶模具加工 | 深圳模具厂 | 深圳模具厂电话 | 深圳模具厂家联系方式 | 深圳模具厂家有哪些 | 深圳市塑胶模具厂 | 深圳塑胶模具厂 | 深圳塑胶模具厂电话 | 深圳塑胶模具厂加工 | 深圳塑胶模具厂有哪些? | 深圳塑胶模具公司 | 深圳塑胶模具加工 | 深圳塑胶模具加工厂 | 深圳塑胶模具注塑厂 | 深圳塑胶外壳生产厂家 | 深圳小家电塑胶模具 | 深圳小家电塑胶模具厂 | 深圳小家电塑胶模具厂家 | 深圳小家电塑胶模具加工 | 深圳注塑厂 | 深圳注塑厂电话 | 深圳注塑厂家电话 | 深圳注塑厂有哪些 | 生产塑胶模具 | 塑胶产品模具 | 塑胶模具厂 | 塑胶模具厂加工 | 塑胶模具厂家 | 塑胶模具厂家专业塑胶模具生产厂家 | 塑胶模具厂开模 | 塑胶模具成型 | 塑胶模具定制厂家 | 塑胶模具定做 | 塑胶模具工厂 | 塑胶模具加工 | 塑胶模具加工报价 | 塑胶模具加工厂 | 塑胶模具加工厂家 | 塑胶模具加工工厂 | 塑胶模具加工生产厂家 | 塑胶模具加工制造 | 塑胶模具加工制作 | 塑胶模具精密加工 | 塑胶模具开模 | 塑胶模具开模厂 | 塑胶模具开模加工 | 塑胶模具生产 | 塑胶模具生产厂家 | 塑胶模具生产加工 | 塑胶模具一般多少钱 | 塑胶模具医疗器材 | 塑胶模具医疗设备有哪些 |
- 上一篇: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模具制造业基地
- 下一篇:模具维护修理工作中15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